如果不能正常显示,请查看原文 , 或返回

杜昌华 杜具只眼
杜具只眼

duchanghuahao

穷人故事,乡愁,时评。以新闻的笔法写旧闻,以旧闻的透彻看新闻;以蚂蚁的眼光看人世,以人世的眼光看蚂蚁。独具只眼,只说真话。


 

十几年前在央视二套播出的老杜宣传片,那时我在二套兼职做评论员。

 

如果你聪明过人,我建议你去做评论员。

 

如果你傻得出奇,我建议你去做评论员。

 

傻也可以吗?是的。在我看来,最好的评论就是那个指出皇帝光腚的小孩,他语惊四座的那一嗓子就是评论。

 

2007年,我给央视《经济信息联播》写过这样一篇评论:


楼市调控还有多少谜要猜

猜了一个多月,调控住房结构的两个关键数字终于有了明确含义。谜底虽然有了,但我还是很纳闷:有关部门为什么迟迟不能说明两个关键数字的具体含义?如果说在公布政策的时候,他们对这个问题也不清楚,一个含义不清楚的东西怎么会成为重要政策?如果说当时就很清楚,那又何必让大家猜一个多月的谜?房价上涨的部分原因就是地方政府跟楼市有说不清的利益关系,现在具体调控中小户型比例的人还是地方政府,这样调控的效果怎么样,恐怕还是一个谜。

 

当时,住建部出台过一个政策,把90和70平米当作住房调控的两个重要指标,媒体都纷纷报道,住建部却迟迟不公布这个政策,在市场上引起了混乱。我以说皇帝没穿衣服的小孩为榜样,说了一句实话:哥们,楼市怎么调控,连出台政策的人都没搞清吧?这不是“空调”吗?

 


英山作家盛莉


她眼中的我

  有没有一个地方,从后门进去是一个普通人,从前门出来就是作家?

 

有,这个像轧面机一样批发作家的地方是英山县文化馆。

 

这个文化馆走出了三位全国知名作家:熊召政,刘醒龙,姜天民。

 

更奇妙的是,一个做电视编辑的孩儿他妈从北京回去,在英山县文化馆待了几年,前几天居然也给我寄来一本小说《东风破》。我问,谁写的?她说,我写的。还是获奖作品!

 

孩儿他妈叫盛莉。十五年前,我们认识的时候,她在央视《读书时间》工作,我那时在央视兼职当评论员。

 

盛莉今天又发来一篇《我是老杜,我不是阿杜》,写十几年前初见我时的印象。果然是当作家的料,慧眼识珠(不是“秽眼识猪”哈),初次见面,就看到了三个老杜的重影:

 

“杜老师没有想象中的犀利敏锐,他的文字和他的形象没有结成统一联盟,在北京多年,仍然保持着大别山人的朴实憨厚。个头也不魁梧(岂止是不魁梧,简直是矮小!杜注),乍看上去还有些木讷,只有那双时不时闪烁着睿智光芒的小眼睛,才能把他和文章中的杜老师联系在一起。我在一上午看到了三个杜老师,用笔说话的杜老师——充满战斗激情的斗士;不说话的杜老师——老实木讷的山里人;用嘴巴说话的杜老师,恰似活泼调皮又充满童趣的孩子(杜注,木讷,童趣,说的就是一回事:傻)。春天的阳光,透过参差的新绿,在地上洒下斑驳的影子,暖风缱绻,拂面似柔软的绸缎,叫人心旷神怡。杜老师手舞之,足蹈之,在小树林里和爱犬比赛撒欢,快乐场景让人想起《论语》里所描写的: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其天真烂漫、狷狂不羁又似竹林七贤。”

 

半天就看出了三个老杜,有些人相处几十年,只看到半个老杜——傻瓜杜。

 

 


这张照片我很喜欢,他就是我在央视当评论员时摄像卢武拍的。

 

我在央视当评论员

她让我想起了在央视兼职财经频道当兼职评论员的日子。

 

中央三台整合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同事们现在都忙着搞广播、电视融合,今天一天(5月18日),天津、河北、内蒙古三地的央广、央视记者站就搞了三场联合直播,大家已经是一家人了。十几年前我到电视台做评论员还得偷偷摸摸的,没想到,这一偷就把自己偷成了广播电视融合的先行者。

 

那时我为央视二套《经济信息联播》《经济半小时》等节目撰写评论,以笔为枪,以文字为枪弹,扫射那生活中的假恶丑。

 

央视本来是要我在《经济半小时》当出镜评论员。花了一千多块给我做了一套衣服,试了几次镜,我不习惯那大灯,我也讨厌那摄像机像大炮一样指着我,紧张得五官挪位,说话结巴。没有放牛鞭子在手,放牛伢出镜没底气。老总一声叹息,让我动笔写,再由王小丫、芮成钢、马洪涛等主持人用巧嘴念我的评论。

 

为什么让我当评论员?90年代末,我曾经给《经济半小时》当节目测评专家。每天晚上节目播出后,我就写一篇评论,总结节目的得失。栏目第二天清早把这个贴在门口,还据此给记者定作品等级和报酬金额。那些得了差评的记者一直想找我玩命,这是二十年后我才知道的,要不然也不敢写了。

 

大概是公元2000年,中宣部在怀柔开一个著名主持人制片人座谈会,讨论如何做大做强央视品牌节目。王小丫嘴快,说我们《经济半小时》有个幕后把关人,对保证节目品质很有用。台长不相信有人能坚持干这活,赶紧出面拦话:别乱说!小丫莞尔一笑:台长放心,的确有这样一个人。时任中宣部部长的丁关根以政治家的敏锐问小丫:这是什么人?小丫说,我不认识。丁说,这么重要的舆论阵地,不能交给一个随便什么人,把他写的评论给我看看!央视一位领导连夜回城拿走了我最近两个月的60篇评论。丁部长两天没有发话,栏目制片人接连给我打电话:你有麻烦了!

 

第三天,丁部长发下几点意见,称赞评论写得好,要央视全面推广这种测评制度。

 

到二套兼职做评论员,跟这段历史有点关系。既然幕后能写,为什么不直接写到屏幕上?

 

写评论的同时,我还开了一个比较火的博客,第一篇是我花了十分钟写下的《老杜也来“博”一下》:

 

我已年过不惑,但做事说话“惑”得厉害,常常放言高论,弄得人下不来台。我家小狗见人就摇尾巴,人见人爱,我也想学学,但学了几回,自己难受得像上刑,别人看着也破绽百出。想了想,四十年都没改过来,现在再改成功的希望不大,不如破罐子破摔,主打直率。

 

有一天,一位高人告诉我,直率现在是“稀缺资源”,你适合写评论。我听了这位仁兄的蛊惑,到央视经济频道《经济信息联播》谋了个写“联播观点”的差事。

 

 在写了几十篇“联播观点”后,又一位高人说,你应当开一个“博客”,像你这样没心没肺的人,大家觉得跟你聊天安全,安全感也是“稀缺资源”。

 

我不觉得自己是什么“稀缺资源”,但我很愿意敞开自己的心扉,让它八面来风。我五岁开始放牛,十二岁走了二百多里山路买回一担粮食,后来上大学,再后来当记者,现在有吃有喝了,还怕什么呢?借大家的仙气,葆自己的童心,“博”之!

 

为了把我的评论打造成亮点,二套为我制作了动漫《老杜开博了》,在电视上播放了几个月,这就是大家上面看到的这个视频。

 

那个博客曾经在央视网、新浪网、搜狐上是热门博客,但个人和公家的事搅合在一起,经常让我无法说话,还被动地改过几次名。等到不给二套写评论了,我就完全放弃了它,我现在连它最后使用的名字都忘了。

 


评论写多了,像驴一样傻,一样倔,一样勤奋,于是有人为我画了一幅漫画,把我说成是一只抱着笔的驴子。



评论员的样子

粗略计算了一下,我给央视大概写了三千多篇评论(去年我在一片公号文章里说两千篇,后来一想说少了),干一件事这么长时间,慢慢人长得就有些像“评论”:好为人师,枯燥无味,连我家狗狗都讨厌我。

 

   贵贵讨厌我很有道理。刚才当小区自助饭馆吃晚饭,在等那碗小米稀饭凉下来的工夫,我写了条朋友圈——

  

                   尾大不掉

    到饭馆吃饭,盛菜的师傅责怪一位扫地大姐:看着点,撞人真狠!大姐翻翻白眼,愤怒,又委屈。

   我端菜去结账,大姐也过来结结实实撞了我一下。刚要发火,看了一眼她的屁股,那后臀尖远离身体中线一尺!她的确不是有意要撞人,尾大不掉,她自己都不知道。

   同理,地方上的很多烂事,中央的确无法负责。

 

    你看,开口动笔就是评论,跟评论吃饭,跟评论睡觉,得了评论病。幸亏我已经错过了恋爱的年纪,否则,一见面就评头品足,女孩早跑了。

 

    去年,我写过一篇文章,总结写评论的一些想法。(链接:我给央视写了2000篇评论,主要用了四招)我把这篇长文的要点再摘抄一些在这里——

 

评论是对受众需求的一种回应,只有目中有人(受众),才能不忘创作初心,让评论有的放矢。

 

评论不是作者“抖机灵”,它的力量来自对现实生活逻辑的把握,写好评论,“功夫在诗外”。

 

评论是一种思维,有了这种思维,更能做有思想的新闻,在事实的组合中就可以完成一种不漏痕迹的评述性。


我在《没有高考,我可能是一个木匠》的最后写了这么一句:

“37年前的那次高考,彻底让我进入了人生的另一条轨道,但我当时对此浑然不觉,像一只飘落在水面的树叶,跟着水流就走出了深山。”

这段文字提示人们,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改变命运,其实是时代给予的,我像飘落在水面的一片树叶,几乎什么都没做,我觉得这也是评论。

 

平俗中找境界

媒体长期专注某些题材,专业上越來越精深,创作套路越来越熟,却很容易在内容价值判断上忽略几个重要问题,造成价值流失:

 

以人为本,回应受众关切,民意如流水,要随时寻找跟受众的交流感对象感;


扫描传统话题正在裂变的前沿地带,熟中翻新;


每一次内容传播都是跟竞争对手的博弈,不断巡视媒体竞争环境,找到更容易脱颖而出的题材和表达方式。

 

评论是内容价值的高地,只有不断巡视,才能找到那像浪尖一样不断变动的高地。在给媒体做策划时,我经常就一些重大题材的报道方向做“价值指引”,我的评论也抓大放小,直取高价值的“龙珠”。

这种价值判断的基础是情怀,它是一种观察问题的境界和方法。

 

2006年,《经济半小时》做过一期记录重庆棒棒军辛劳的节目,我写了一篇题为《穷人是一种资源》的评论。评论用尤努斯的穷人银行为例,指出穷人有更多改变命运的冲动和创造力,把穷人当作一种具有成长性的资源来经营,给他们更多机会,不仅棒棒们会改变经济命运,我们整个社会也会增加持续发展的后劲。这篇长达600字评论把视线从旁观穷人故事引入到“经营穷人”的方向,在社会故事中引进经济视角,境界更高,也更符合一个经济节目的定位。

 

情怀决定我们关注什么、怎么关注,它是创作的“初心”是作品价值最基本的来源。在电视节目忙碌繁杂的生产流水线上,记住初心,将它始终作为节目的灵魂,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评论可以坚定地站到情怀的高地上,让它的价值照亮芜杂的内容,收拢观众凌乱的视线。

 

央视的《聚焦三农》节目长期从产业的角度关注农业,为农民提供实用知识。在今天,“三农”的问题早已“外溢”到农业之外,仅仅从产业的角度关注农业,我们会失去很多像“乡愁”这样的新锐话题,这不利于推动“三农”问题的全面解决,也让栏目流失了很多价值。我在为《聚焦三农》撰写评论时,就不仅从产业发展的角度去看农业的技术进步,更从文明更替的角度去看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的碰撞,从现代农业对人的要求去看传统农民转型现代农民的困境,由这样的情怀生成的评论,往往从更加开阔的历史视野中把握“三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起到醒人耳目、开启思维的效果。

 

情怀是价值的底色,即使是非常专业的评论,仍然可以借由它提升境界。在一期节目关注快递业的发展问题,我配发了这样一篇评论《告别野蛮生长  留住快递小哥》。

 

是非时有立场

新闻报道的众多题材是现实生活中有着尖锐利益冲突的热点,客观报道不是置身事外,在新闻和言论适当分开的条件下,亮明媒体的立场,可以增加节目干预生活的力度,提升内容的价值。在为《经济信息联播》撰写《联播观点》时,我认为,越是复杂难解或者利益冲突尖锐的话题,越是评论要介入的题材。

 

有识才有胆。在撰写《联播观点》时,我遵循几条基本原则:不能与党和政府立场相悖;法律、市场经济规则是基本准绳;维护大众利益是基本出发点。

 

这三个标准也会打架,我必须从三个原点出发,精心找准它的结合部。我一般先找准公众利益所在,再考证它在政策和法律上有无不妥。

 

迷茫中给见识

媒体裂变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市场的细分,很多媒体已经蜕变为产业链中的一环。在这样的媒体大环境中,大众媒体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来自内容的专业性。不少媒体对一些话题的关注常常停留在大众话题、热点关注、社会视角的层面,专业性的缺失使得很多内容停留在“看热闹”层次。

 

缺什么补什么,评论十分方便给节目价值“打补丁”。

 

即使是专业媒体,在专业性和实用落点上往往也留下了大量空白。以《聚焦三农》为例,很多题材关注的是农业发展中的疑难问题,专业人员都很难求解,媒体评论又能给出什么样的专业见识呢?

 

媒体有媒体的思维优势,媒体评论不能跟专业人士 “硬碰硬”。

比如烧秸秆和农村环保这样的问题,很多节目纠缠具体的技术问题,给人的感觉是,如果某项技术不能突破,环保问题就无法解决。我以媒体人的分析能力发现,这个节目提出的技术问题往往在另一个节目不是问题,没有人出面整合所有资源,拿出一个综合性的解决方案,才是农村环保面临的最大问题。围绕这一“见识”,我写了大量评论,呼吁将现有的技术、资金、政策等资源,政府、社会、企业和农民等各方的积极性,政策和市场的力量,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可以良性循环的农村环保产业。

 

即使这样,仍有很多节目在专业上难以求解,但这不妨碍我写评论。观众需要的“解”有时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求解的过程,一种看问题的境界。很多作品的遗憾,不是你没有看到解决问题的具体答案,而是你没有看到记者求解的过程。我常说,有些作品结构残缺,看上半身,美人一个,看下半身,没有腿。我的评论最经常的任务是为这些残损的美人安装假肢。

 

为了减少“装假肢”的工作量,我常跟记者们说,一个节目要有三层楼:第一层,是什么,描述基本事实;第二层,为什么,解构事实;第三层,怎么办,求解。记者至少要完成一层和二层的建设,三层可以由评论协助完成。二层楼都没有,美人没有身子,假肢也没地方安了。

 

很多节目,特别是那些纪实性较强的题材,看起来内容完整,但记者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关注这个题材,受众看完了也记不住内容。评论可以解决这类“糊涂馆打糊涂百姓”的问题,那就是给出一个视角,照亮这个暗黑的屋子,我还有一个比喻来形容这类评论的功能:给篮子按一个把手,让它能拎得起来。

 

传播时靠风格

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评论还是媒体风格化、提高传达效率的利器,有很多人跟我说,看《经济半小时》《经济信息联播》《聚焦三农》都期待看后面的《半小时观察》《联播观点》和《三农评论》。

 

我的评论努力保持下面几种风格元素

1、从常识出发,用老百姓的语言讲道理。

比如《警惕权威标识“缺斤短两”》:“中消协的调查让我们吓一跳,能效比标识这样严肃的东西也可能像小贩的吆喝,听的时候要打折扣。小贩缺斤短两一般不难识破,能效比准不准消费者根本没有办法判断,能够让消费者放心的只有企业的诚信和法律的保证,现在企业的诚信好像有点靠不住了,消费者就只能借助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我很为那些标称名不副实的企业担心,如果消费者都拿起法律的武器来,那你的麻烦可就大了。”

 

2、多用比兴的手法切入艰涩的题材。

我的很多评论从标题就能见出这一点,比如《用大数据这根缰绳拴住市场这匹野马》《让财富顺着产业链流入贫困家庭》等等。我曾经多次用种地浇水来作为央行调息评论的切入点:“钱少了,经济转不动,钱多了,又会泛滥成灾,让经济喘不过气来,这和农民浇水的道理差不多。利率就像是水库的闸门,闸门升降一点点,市面上货币的流通量就会随之增加或减少,经济活动可以因此避免旱灾或者涝灾。”

 

3、多用个性化的语言,特别是幽默的说法,比如“单向收费这层窗户纸比牛皮还结实”。“联播观点”在表述上还有很多注意事项,比如说话不能绕,层次不能多,尽量回避专业术语等。

 

感谢盛莉,她让我再次有机会整理一下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经历。更有意义的是,现在总台的整合工作如火如荼,写出我这段广播电视融合经历,给大家谋划融合大计提供一点参考资料。



扶贫报道,先得给媒体扶贫

怎样办好总台?一个农民大大的建言

中央三台为何现在合并?

中央三台将如何合并?

内容过剩,价值稀缺!传统媒体如何提高内容竞争力?

我给央视写了2000篇评论,主要用了四招

像做研究那样做调查报道

电视的黄昏,在于价值的流失

赞赏

人赞赏

长按二维码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微信 iOS 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二维码转账支持公众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