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能正常显示,请查看原文 , 或返回

孩子喜欢爬高上低,家长该不该阻止?-决胜网

空间、时间的敏感期是所有敏感期中最有趣的一个敏感期,因为透过时间和空间,我们一下被界定在一个位置,这个位置在早先还是一个感觉的状态,在其后的发展中,位置就逐渐转换秩序。如果没有对时间和空间的感知,就不会发展出更为抽象的秩序。


所有的孩子出生时从子宫摔落到一个大空间中,首先要体验的必须是空间。他要在空间中体验空间,使用自己的身体体验空间,然后透过超越自己的身体,探索这个物质世界的空间,才能够把自我跟现有的物质世界完好地结合在一起。


同样,儿童从出生开始也必须感觉时间。刚开始——有了需求,哭,马上就要得到,不懂得这是需要时间的。然后,在成长的过程中,急切感逐渐得到一些缓解。想要——得不到,哭声可以不那么急切。再然后,想要——不是什么都可以马上得到,可以稍微缓冲一下。直到5岁儿童才逐渐发现,所有的事情和愿望是要通过时间来完成的……直到孩子在内心不仅感觉而且可以把握时间。


不仅做一件事情需要多少时间,而且获得什么样的心理和智力需要多长时间,也开始在孩子的内在建构出来,时间的智能变成了一种高智慧的历史感,世界和自己就被放进历史的长河和宏观的把握之中了。这个过程是依靠孩子在自由的环境中完成的。


所有这些心智都是在具体的生活中,依靠儿童的兴趣完成的,体现在生活的点点滴滴。所以儿童喜欢做什么,就变得很重要。


爬树


满满喜欢寻找下水井盖上的洞洞,然后将小东西往洞眼儿塞进去。在墙上发现一个洞眼儿,也会往里面塞东西。塞东西到一个洞洞里成了他乐此不疲的工作。妈妈看他忙乎着,虽然不打断他,却满心疑惑。


我们知道儿童空间敏感期的发展从0岁开始一直持续到6岁,而最早的空间敏感期是这样的:他首先会发现这一物体和那一物体是分离的,所以他喜欢把一些东西从高处拨拉到地上,然后寻找,再拿到高处,拨拉下来。这是儿童最早的对空间的感受。这个感受过去之后,儿童就会发现:一个空间里边的东西能抖出来,外边的东西能塞进去。所以儿童见了洞洞就会把一个东西塞进去。这个活动在儿童1岁左右的时候非常频繁。


紧接着儿童开始不断垒高、推倒,再垒高、推倒,这是最典型的感知空间发展的一种能力,是对空间感受的过程。这个感受是儿童智能发展的关键所在。


接着儿童会对一个狭小的空间非常感兴趣,比如钻到大衣柜里、桌子下面玩耍。


之后儿童对爬到某个高处开始有兴趣,我们常常看见小朋友反复爬楼梯,实际上,这都是儿童在运用身体对空间把握的一个过程。


比如说,儿童不用腿走着下楼梯,会倒着下,原因是儿童对手的把握要超出腿,所以儿童必须对手有把握以后,才有决心和心理能力再使用他的腿,这样结合起来,他才觉得能准确把这个楼梯的过程走下去,这就是身体对空间的探索。这时候的孩子对爬窗台、爬桌子、爬楼梯、爬栏杆都会有巨大的兴趣。


攀爬


这个阶段过去以后儿童的能力又得到了提升,开始喜欢从高处往下跳跃。这个过程除了儿童在感受空间的大小外,他还在用他的皮肤、他的肌肉、他身体所有的东西来感知这个空间有多大、多高、多远。儿童发现自己从这个高度往下跳的时候,心理已经能够承受了,就会跳下去。儿童透过经验发现对这一空间高度能够把握,能够再一次承受,就会探索更高的空间。


所以对空间的把握,完全取决于一个人在心灵上能够承受多大的一个空间的状态,这决定了儿童未来对这个世界的探索能力,为未来发展埋下了非常重要的基础。


空间的敏感期可能给家长造成的危机感比较大。很多妈妈因为害怕,不许孩子趴在桌子上,不许从窗台上往下跳,不许孩子钻到一个小地方……实际上很早的时候国际上就有一个“视崖实验”:


儿童在玻璃板上爬行,但凡看到玻璃板下面有一个在视觉上表现出低洼的部分都不会爬过去。这证明儿童对环境的把握是有天然的自卫意识的。


视崖试验

视崖试验


我们可以跟在孩子几米以外保护他,而不要没完没了地唠叨,不要设置那么多的限制,不要在孩子刚有点不平衡的时候就把手支上去扶住。


妈妈需要有承受危险的心理力量,不要把这种危险“说”给孩子,这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危机感,破坏儿童自己保护自己的能力,同时也丧失了探索世界的机会。


所以我们要告诉家长的还是那一句话:给孩子爱和自由。所有的孩子在这个年龄段都会有这样的需求。空间敏感期对空间的探索,是儿童一个自我创造的过程、一个突破极限的过程。

返回